鎮(zhèn)原酥肉
酥肉,原本是隴東(鎮(zhèn)原)京席里的一個熱菜品系之一。隴東京席的名揚彰顯就是它的烹飪制作,清朝時鎮(zhèn)原民間一位廚師被御史薦入皇宮,為皇上專做酒席享用而得京席之御賜。
京席之前分別為十三花,十初一,九奎的酒席之名在民間紅白事上傳作,自皇上御賜京席之后便統(tǒng)稱京席了。
酥肉在京席里是一道熱葷菜,用大碟排裝,一邊是切片的燒肉,一邊是切片的酥肉,席里上菜時是主菜,帶餅(饅頭),供客人菜餅同食。
酥肉在京席的菜系里做起來工序很多,技巧也很講究,廚藝不高做出來的味道就不適口。
它首先要把豬的瘦肉精選好,不能有肥肉和板油。精選的瘦肉清洗數(shù)遍,瀝干洗肉余水,放在案板上用刀飛速剁碎成肉漿,必須用刀飛速快剁,不能用攪肉機去攪。剁碎的瘦肉絲自然成團,光滑筋道。這時,把剁碎的肉漿用清水沖洗一遍瀝干余水,盛在瓷器盆里。
之后,把備好的紅蔥,大蒜和曬干的紅辣椒角(泡軟)根據(jù)肉漿份量配備齊全,繼續(xù)在案板上飛刀速剁成極細的蔥蒜辣椒末,盛在碗里。再把碾細的干姜、桂皮、八角、花椒和茴香粉,精細鹽混合到蔥蒜辣椒末里和均勻,然后邊翻騰邊撒在肉漿里,攪拌均勻。再把蕎面或者小麥面粉依所需量加到肉漿里拌勻,翻騰揉合,一直揉合到面肉全部均勻,揉出油脂筋道為止。
這時,把肉面團再搟成或揉捏成厚度一寸多的扁圓團塊,燒開的清油鍋里炸一炸,不能炸焦炸黃,撈出油鍋,放到籠屜上,入鍋,蓋壓,燒蒸約三十分鐘至熟。出鍋后的酥肉香味飄逸,表層油珠閃光,酥軟筋道,使人口饞涎流,食欲強烈。
酥肉經(jīng)過這些工序后,切成不同形狀的薄片,便可熱葷而食,也可涼拌吃,還能調(diào)配火鍋,吃法多樣,任意操作。但在正統(tǒng)的京席宴上,必須熱葷與燒肉片配對,不能改變。
鎮(zhèn)原酥肉,味美香逸,百吃不厭,盼望走進美食大市場!
(作者:段廣亭,甘肅省慶陽市鎮(zhèn)原縣人,曾任村干部和鄉(xiāng)政府干部,后在雜志社為記者,任記者站主任、站長多年,先后在中央省級報刊發(fā)表各類稿件5000多篇,多篇稿件獲獎并被大型文庫叢書收編。文章樸實無華,接近地氣,很受讀者喜愛。)
賬號+密碼登錄
手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